工地最怕什么?試水那一刻嘩嘩漏水,挖開一看,竟是拇指大的管件裝錯了。PE自來水管韌性高、耐腐蝕,卻“怕”操作者手一抖。我把十年現(xiàn)場踩坑日記濃縮成8個易錯點,打印出來貼倉庫,返工率直接砍一半。
1. 管材與管件不是“一家子”
SDR11管材配SDR17管件,看起來能插進去,承壓卻差兩個等級。規(guī)范寫得很死:同牌號、同壓力、同顏色,缺一條都別開工。
2. 承插深度畫線靠目測
老師傅說“插到頂就行”,結(jié)果熱熔后管件內(nèi)熔瘤堵成“墻”。正確做法:用廠家量規(guī)在管口畫紅色環(huán)線,插入時線剛沒入承口端面,多一毫米都別退。
3. 管口切削斜了45°
手工鋸+毛邊=斜切口,熱熔時熔料一邊厚一邊薄,冷卻應(yīng)力集中,三個月必裂。用滾刀式刮皮器,一刀下去,端面鏡面效果,縫隙<0.3 mm才算合格。
4. 熱熔溫度“看天氣”
冬天零下5 ℃,機顯210 ℃,實際模頭只有190 ℃,熔料像“果凍”,粘接力掉三成。開工前測模頭溫度,允許偏差±2 ℃,低了就延長預(yù)熱,別省那兩分鐘。
5. 冷卻階段“拔一下”
剛焊完用手晃,想檢查牢不牢,這一晃直接把熔料撕裂,強度只剩40%。牢記:DN≤63 mm冷卻≥4 min,DN≥110 mm冷卻≥8 min,誰動誰罰款。
6. 電熔套筒“半插”
電熔管件觀察孔冒料才算到位,可工人怕頂歪,插一半就通電,觀察孔只冒“汗珠”。結(jié)果內(nèi)壓一升,管件被“吹”出去。插到止口,再順時針轉(zhuǎn)90°,聽到“咔”才算鎖死。
7. 地埋回填“先硬后軟”
好管怕磚頭。直接把石塊回填到管頂30 cm內(nèi),車輛一碾,點載荷把管壁壓凹。規(guī)范要求:管底15 cm細砂找平,管頂30 cm內(nèi)用5 mm以下砂土,手夯三遍,再上大機械。
8. 打壓試驗“走過場”
規(guī)范是1.5倍設(shè)計壓力穩(wěn)壓1小時,有人只打0.8 MPa,十分鐘沒掉壓就簽字。真想查漏,先升到0.6 MPa穩(wěn)壓30 min,再補到1.5倍,每10 min記錄一次,壓降≤0.05 MPa才算金標(biāo)準(zhǔn)。
把這8條做成塑封卡片,發(fā)給班組,一人一張,現(xiàn)場照做,返工率立降。pe管不壞,壞的是人心急。慢工出細活,一次熱熔到位,比挖開重修省十倍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