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點的工地,老周盯著塌成“漏斗”的擴孔直撓頭:一夜返工,人工、鉆機、pe管全打水漂。問題不在地質(zhì),而在“護壁”和“時效”沒做對。今天把壓箱底的經(jīng)驗一次說透,讓塌孔從此絕跡。
一、塌孔真相:不是土太軟,是“支撐”缺席
擴孔就像給地下掏一條隧道,鉆頭一走,孔壁瞬間失去徑向支撐。如果泥漿性能不到位、靜置時間一拖,孔壁應力失衡,砂層秒變“流沙”,塌孔只是時間問題。
二、泥漿護壁:給孔壁穿一件“防彈衣”
1. 配方:清水+6%鈉基膨潤土+0.3%CMC(增粘)+0.2%防塌劑,馬氏漏斗粘度45~55s,比重1.05~1.08,pH 8~9。
2. 操作:開鉆前預注泥漿,回拖全程保持泵量≥1.2倍鉆孔容積,讓孔內(nèi)泥漿壓力始終高于地下水0.02MPa,形成穩(wěn)定泥皮。
3. 檢查:每30min測一次含砂率,<2%才繼續(xù);含砂高,立即換漿,別把“磨刀水”當“護壁水”。
三、時效控制:把時間壓縮到“塌孔反應”之前
1. 擴孔到回拖≤4h:砂層孔壁壽命只有4小時,超時塌孔概率呈指數(shù)級上升。
2. 分段接力:φ315PE管,分兩段擴孔(φ350→φ450),每段完成后30min內(nèi)完成回拖,中間停頓必須保持泥漿循環(huán)。
3. 夜間“保溫”:白班擴孔夜班拖管?不行!夜間低溫泥漿易沉淀,塌孔風險翻倍;若必須夜間作業(yè),加0.1%保溫降濾失劑,泵量提高20%。
四、實戰(zhàn)案例:一次成孔率從70%到98%
蘇州項目,粉細砂+地下水位高,原塌孔率30%。按上述參數(shù)調(diào)整后:
- 泥漿指標穩(wěn)定,泥皮厚度穩(wěn)定在3~4mm;
- 擴孔到回拖平均用時3.2h;
- 30根φ400PE拖拉管,零塌孔,節(jié)省注漿料26%,工期提前5天。
五、常見誤區(qū)快問快答
Q:加大鉆機扭矩能防塌?
A:扭矩越大,孔壁擾動越大,反而易塌;關鍵是泥漿性能與速度匹配。
Q:拖管時停泵省點錢?
A:停泵3min,孔內(nèi)壓力驟降,塌孔只需10s;省小錢賠大返工。
Q:地層好就能裸孔?
A:地下水位1m以上,哪怕粘土也會因毛細水遷移塌孔,泥漿是底線。
六、收工 checklist:
□ 泥漿比重、粘度、含砂率三指標合格
□ 擴孔到回拖時間記錄<4h
□ 全程泵壓穩(wěn)定,無停泵
□ 回拖力曲線平穩(wěn),無突變
把這張清單貼在鉆機操作室,塌孔率降到1%以內(nèi),老板再也不會半夜打電話。
.jpg)